每當人們聽到「諾貝爾奬」的名號,總覺得異常偉大。我自小也不疑有他,直到長大一些、才明白真實世界原來不是非黑即白。雖然對於人類發展的貢獻無庸置疑,但諾貝爾家族跟戰爭難脫關係。
諾貝爾 Alfred Nobel 的父親 Immanuel Nobel 長期在俄國的聖彼得堡工作,專為俄國軍方生產魚雷,也就發了戰爭財。大概是耳濡目染之故,諾貝爾便對於爆裂物產生興趣,最後亦是靠著研製炸藥獲得了驚人財富。
然而,諾貝爾的兄長不幸於一次炸藥實驗意外中喪生,但當時報社誤以為是諾貝爾本人死亡,據傳還刊出了 「 販售死亡的商人已經死去 」這類內容,讓諾貝爾意識到社會對他的觀感不佳、遂想要做出改變,在過世前決定用自己大部分的財產建立了當今的諾貝爾獎。另有一說,則是他受到了和平主義的親密朋友,貝爾塔·馮·蘇特納( Bertha von Suttner)影響才決定創立該獎項。
撇除諾貝爾家族的背景不談,獎項本身也不乏爭議,尤其是在和平獎方面。
2009 年得主美國總統 Barack Obama,但他當時才上任不到一年,美國對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戰爭也還在擴大,尚未對和平做出顯著貢獻,歐巴馬本人卸任後也表示不知為何得獎。
1991 年得主翁山蘇姬,在掌權後也拒絕譴責緬甸軍方的種族滅絕罪行,可謂跌落神壇。
1973 得主是美國國務卿季辛吉 Henry Kissinger,因參與越戰停火協議而獲獎,但他其實因為推動美國轟炸越南及其鄰國而備受譴責。
以上僅為較受關注的部分爭議,完整清單還不只如此。像是印度聖雄甘地,雖然五次獲得提名,但最終也沒有獲獎,諾貝爾和平獎在日後也表示沒有能頒獎給甘地是非常遺憾的。
獲獎的得主固然會感到高興,但常常不像是常人想像的那樣興奮。
美國歌手巴布狄倫 Bob Dylan,他的歌曲如 “ Blowing’ in the Wind ” 、 ” The Times They Are a-Changing “ 被視為反戰象徵,在 2016 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,但委員會在兩週的嘗試後都無法連絡上本人,也無法確定他是否要接受該獎,引起了輿論抨擊 Bob Dylan、稱他「 不尊重 」。或許是不想背負罵名,最後他才提出要求、希望在沒有記者的情況下領獎。
1997 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John Walker,顯然不太在乎這些頭銜,只是在簡歷上輕描淡寫。 ;同樣是化學獎得主的 2009 年 Venkatraman Ramakrishnan,甚至久久都沒有在個人網站寫上諾貝爾獎得主,多年後才加上寥寥幾筆。實驗室學生說他得獎隔天沒有慶祝,只是照常做實驗而已。
如果沒有戰爭,難道科技發展會不如今天?凡事往往不盡完美。料想很多人看完本文之後,會說我思想偏激,豈有資格懷疑諾貝爾先生創立獎項的偉大情操。但我的目的不是反對諾貝爾獎,而獎項百年來對於人類的貢獻有目共睹、也不可能被抹滅。
但人們檢視事物的標準越來越高:身邊的手機、球鞋和衣服不能來自血汗工廠、反猶太言論的品牌會被全球市場抵制、路名和地名不能和威權體制扯上關係、廣告不該歧視特定族群或性向⋯⋯無不是社會在改變的證據。正因如此,百年歷史的諾貝爾獎在文明發展的地位,也值得大家稍加思考才是。